微生态活菌制剂离心喷雾干燥机,菌液喷雾干燥设备
- 价格: ¥300000/台
- 发布日期: 2025-04-10
- 更新日期: 2025-04-28
产品详请
外型尺寸 |
1
|
货号 |
12
|
品牌 |
盛昱干燥
|
用途 |
造粒
|
型号 |
LPG
|
制造商 |
盛昱干燥
|
是否进口 |
否
|
选购工艺先进的微生态活菌制剂离心喷雾干燥机,菌液喷雾干燥设备请到盛昱干燥科技,专业的技术团队可以根据顾客的要求来设计具体干燥机方案。公司长期与有关科研机构、行业 专佳实行技术交流,不断开拓思路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努力以“优势人才、优势管理、优势技术、优势装备”,打造“强势企业”。先进制造干燥设备品质精良,高效又节能,新型技术,节能新推荐,公司配备现货和样机,欢迎带料试验。153干燥8008设备8370烘干机
- 分段式温控系统:采用 PID 智能算法,将干燥过程划分为预热段(进风 140℃,维持 30 秒)、主干燥段(进风 110℃,持续 2 分钟)和冷却段(出风 55℃,保持 1 分钟)。通过红外测温仪实时监测雾滴表面温度,确保活菌表面温度不超过 60℃。
- 冷壁技术:在干燥塔内壁设置循环冷却水夹套,将壁温控制在 40℃以下,防止物料因局部过热黏附。
- 三级雾化结构:
- 初级雾化:采用 18000rpm 高速离心盘(直径 80mm),将料液分散为 20-50μm 液滴。
- 次级雾化:在干燥塔顶部加装超声雾化器(频率 40kHz),进一步细化液滴至 5-15μm。
- 动态调节:通过变频器实时调整离心盘转速,针对不同菌种(如乳酸菌需 15000rpm,芽孢杆菌需 12000rpm)实现个性化控制。
- 复配方案:
- 基础保护剂:海藻糖(10%)+ 麦芽糊精(DE5,15%),形成玻璃态基质包裹菌体。
- 增效成分:添加 0.5% 谷胱甘肽抗氧化,0.3% 壳聚糖增强细胞壁稳定性。
- 添加方式:采用双螺杆混合系统,将保护剂与菌悬液在 4℃下预混 30 分钟,确保均匀分散。
- 结构参数:
- 直径 3.2m,高度 12m,锥角 60°,容积 28m3。
- 内壁采用 SUS316L 不锈钢镜面抛光(粗糙度 Ra≤0.4μm),减少物料黏附。
- 气流优化:
- 采用 “旋流 + 导流” 复合进风结构,通过 24 个可调式导风叶片(角度 0-45°)形成螺旋气流,延长物料停留时间至 15-20 秒。
- 底部设置环形布风板,风速均匀度达 98% 以上。
- 空气处理:
- 三级过滤:初效(G4)+ 中效(F8)+ 高效(H14),过滤效率≥99.995%(0.3μm 颗粒)。
- 在线灭菌:在进风口加装紫外灯(波长 253.7nm,强度 300μW/cm2),配合高温蒸汽(135℃,30 分钟)周期性消毒。
- 密封设计:
- 采用机械密封 + 充气密封双重结构,干燥塔内维持 - 50Pa 微负压,防止外界污染。
- 三级分离:
- 一级:旋风分离器(效率 95%,粒径≥5μm)。
- 二级:脉冲布袋除尘器(PTFE 覆膜滤袋,精度 0.1μm)。
- 三级:冷阱系统(-40℃),回收升华水分。
- 成品冷却:
- 采用螺旋输送冷却器,物料在 10℃环境中停留 10 分钟,含水率降至≤3%。
- 关键参数:
- 进风温度(±1℃)、出风温度(±0.5℃)、雾化器转速(±100rpm)、塔内负压(±5Pa)。
- 在线检测:
- 激光粒度仪(测量范围 0.1-1000μm)实时监测颗粒分布。
- 近红外光谱仪(波长 1100-2500nm)在线分析含水率。
- 抗逆性强化:
- 干燥前对菌体进行渗透压驯化(0.5M NaCl 溶液处理 2 小时)。
- 采用 “先冷冻后干燥” 预处理,在 - 20℃预冻 2 小时,提升细胞稳定性。
- 存活率检测:
- 平板计数法: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如 MRS 琼脂),检测活菌数≥1×101?CFU/g。
- 流式细胞术:通过 SYTO/PI 双染色,活细胞率≥85%。
- 因素水平:
- A:进风温度(120℃、130℃、140℃)。
- B:保护剂浓度(20%、25%、30%)。
- C:雾化器转速(15000rpm、16000rpm、17000rpm)。
- 评价指标:
- 综合评分 = 0.4× 存活率 + 0.3× 含水率 + 0.3× 分散性。
- 余热回收:
- 采用板式换热器回收排风热量,预热新鲜空气,热效率提升 40%。
- 优化热风炉燃烧效率,天然气单耗≤1.2m3/kg 水。
- 菌种:植物乳杆菌 LP-6。
- 工艺参数:
- 进风 135℃,排风 85℃,雾化转速 16000rpm。
- 保护剂配方:海藻糖 12%+ 麦芽糊精 18%+ 谷胱甘肽 0.5%。
- 结果:
- 活菌存活率 88.7%,含水率 2.8%,分散性指数 0.92。
- 高温失活:设置温度超限自动报警(阈值 145℃),联动紧急降温系统(液氮喷淋)。
- 物料黏壁:安装超声波传感器(频率 20kHz)监测壁面状态,触发空气炮(0.8MPa)定期吹扫。
- 交叉污染:采用 CIP 系统(80℃碱性洗涤剂循环 30 分钟 + 75% 乙醇消毒 15 分钟)。
- 电力中断:配备备用发电机组(容量≥800kW),维持关键设备运行。
- 菌种突变:定期进行菌种全基因组测序(每季度一次),监控遗传稳定性。
项目 | 指标 |
设备投资 | 约 800 万元(年产 1000 吨) |
运行成本 | 约 0.8 元 / 千克物料 |
回收周期 | 24 个月 |
产能 | 300-500kg/h(可调) |
该方案通过温度梯度控制、保护剂复配、气流优化等技术,实现了微生态活菌制剂的高效稳定生产,活菌存活率较传统工艺提升 30% 以上,能耗降低 25%,适用于制药、食品、农业等领域的规模化生产。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菌种特性进行工艺参数微调,并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