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钛振动流化床干燥机、氧化钛振动流化床干燥生产线
- 价格: ¥300000/台
- 发布日期: 2025-04-07
- 更新日期: 2025-04-30
产品详请
外型尺寸 |
1
|
货号 |
001
|
品牌 |
盛昱干燥
|
用途 |
物料干燥
|
型号 |
00001
|
制造商 |
盛昱
|
是否进口 |
否
|
盛昱干燥科技是一家集设计、制造、安装、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其核心技术与主导产品为氧化钛振动流化床干燥机、氧化钛振动流化床干燥生产线,公司坚持以科技为依托,不断吸收国内外先进机械加工及设计经验,大胆创新研制,引进高素质人才,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以灵活的经营机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153干燥8008设备8370烘干机
-
核心原理
振动流化床干燥机通过振动电机产生的激振力使氧化钛粉末在多孔板上跳跃前进,同时通入热风实现流化干燥。振动作用可降低最小流化风速,减少粉尘夹带,提升传热效率(节能 30%-50%)。
- 关键结构:
- 振动系统:采用双振动电机驱动,振幅 0.5-3mm,频率 1500-3000 次 / 分钟,通过变频器实现无级调速。
- 热风系统:底部设置均风板,开孔率 8%-15%,热风温度 100-150℃(根据氧化钛晶型调整),风速 1.5-3m/s。
- 密封与防爆:全封闭不锈钢结构,配备防静电接地、防爆电机和粉尘浓度监测仪,符合 GB15577 粉尘防爆标准。
-
工艺流程图
湿氧化钛 → 进料口 → 振动流化床(热风入口) → 旋风分离器 → 布袋除尘器 → 引风机 → 排空 干燥氧化钛 ← 出料口
参数 | 范围 / 要求 | 依据 / 说明 |
处理量 | 500-5000kg/h | 根据产能需求选择设备型号(如 ZLG6×0.6 处理量 100-130kg/h)。 |
进料含水率 | ≤30% | 过高含水率需预干燥(如桨叶干燥机)。 |
出料含水率 | ≤0.5% | 满足氧化钛产品标准(如 GB/T 1706-2019)。 |
干燥温度 | 100-150℃ | 避免超过二氧化钛相变温度(金红石型>600℃)。 |
振动频率 | 1500-3000 次 / 分钟 | 调节物料停留时间,防止团聚。 |
振幅 | 0.5-3mm | 振幅过大可能导致颗粒破碎。 |
热风风速 | 1.5-3m/s | 临界流化速度的 1.2-1.5 倍。 |
-
防团聚措施
- 振动参数优化:采用低频高振幅(如频率 1500 次 / 分钟,振幅 3mm),促进颗粒分散。
- 均风板设计:进料段采用舌型孔板,加速物料前进;中后段采用直孔板,延长停留时间。
- 分散剂添加:在进料前加入 0.1%-0.5% 的表面活性剂(如硬脂酸),降低颗粒表面能。
-
晶型保护
- 温度控制:采用 PID 温控系统,确保床层温度波动≤±2℃,避免锐钛型向金红石型转化。
- 停留时间:通过变频调节振动频率,使物料停留时间控制在 5-15 分钟,防止过度受热。
-
材质选择
- 接触物料部件:316L 不锈钢或钛合金,耐氧化钛酸性腐蚀(pH 2-12)。
- 密封件:氟橡胶材质,耐温≤200℃,防止老化泄漏。
-
除尘系统
- 旋风分离器 + 布袋除尘器:旋风分离效率>95%,布袋除尘器精度≤1μm,排放浓度<10mg/m3。
- 湿式洗涤塔(可选):处理酸性尾气(如含 SO?),配备 pH 在线监测和中和剂自动添加系统。
-
余热回收
- 气气板式换热器:回收排风热量预热新鲜空气,节能率>20%。
- 热泵系统(可选):利用低品位热能,降低蒸汽消耗。
-
防爆设计
- 防静电措施:设备接地电阻<10Ω,采用导电橡胶输送带,避免摩擦起电。
- 惰性气体保护:在干燥机顶部设置氮气吹扫口,维持氧含量<8%。
- 泄爆装置:安装爆破片,泄爆面积按 GB/T 15605-2008 计算。
-
自动化系统
- PLC 控制:实时监测温度、湿度、振动参数,自动调节热风流量和振动频率。
- 故障报警:设置超温、超压、粉尘浓度超标等报警,联动停机和排风系统。
-
氟钽酸钾干燥案例
- 问题:物料粘性大,易团聚。
- 解决方案:分段进风(干燥段 110-120℃,冷却段 40-60℃),采用空气气囊减震器减少共振。
-
钛白粉余热回收案例
- 改造:转窑尾气余热回收系统,年节约标煤 8000 吨。
- 借鉴:在振动流化床排风系统中集成换热器,预热新鲜空气。
-
日常维护
- 振动电机:每月检查轴承温度和振动值,定期更换润滑脂。
- 布袋除尘器:每周反吹清灰,每季度检查滤袋破损情况。
- 热风管道:每半年清理积尘,防止堵塞。
-
安全操作
- 开机顺序:先启动引风机,再开启振动电机和热风系统。
- 停机顺序:先关闭热风,待物料排空后再停振动电机和引风机。
- 粉尘清理:采用负压吸尘,禁止使用压缩空气吹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