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外型尺寸 | 1 |
货号 | 001 |
品牌 | 盛昱干燥 |
用途 | 物料干燥 |
型号 | 00001 |
制造商 | 盛昱 |
是否进口 | 否 |
“盛昱干燥科技” 主要从事氯化铵干燥机,氯化铵烘干设备,氯化铵振动流化床干燥设备的研究与开发,是一家专业生产干燥设备综合能力比较强生产企业,并且拥有强大的非标设备的设计、制造及工程能力,成果颇丰、业绩 。产品覆盖全国。公司以“科技创新”为目标,汇聚了一批高层次、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同时,长期与有关科研机构、行业 实行技术交流,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努力以“优势人才、优势管理、优势技术,优势装备”打造强势企业为目标。
153干燥8008设备8370烘干机
氯化铵是联碱法生产纯碱的主要副产物,为白色结晶固体,易吸潮结块,受热易分解,与硫酸、碱性氧化物都可反应。可以用作催化剂、电池材料,化肥施用。
流化床干燥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干燥技术,其过程是散状物料被置于孔板上,并由其下部输送气体,引起物料颗粒在气体分布板上运动,在气流中呈悬浮状态,产生物料颗粒与气体的混合底层,犹如液体沸腾一样。在流化床干燥器中物料颗粒在此混合底层中与气体充分接触,进行物料与气体之间的热传递与水分传递。目前被广泛用于化工、食品、陶瓷、药物、聚合物等行业。
一、氯化铵干燥机,氯化铵烘干设备,氯化铵振动流化床干燥设备的工作原理:
如果气体通过一个颗粒床层,该床层随着气流速度的变化会呈现不同的状态。在流速较低时,气流仅是在静止颗粒的缝隙中流过,这时称为固定床。当气流速度增大到一定值时,所有的颗粒被上升的气流悬浮起来,此时气体对颗粒的作用力与颗粒的重力相平衡,床层达到起始流态化,这时的气流速度称为最小流化速度。当气流速度超过这个值,高到超过颗粒的终端速度时,床层上界面消失并出现夹带现象,固体颗粒随流体从床层中带出,这种情况就是气力输送固体颗粒现象,或称分散相流化床。
二、氯化铵干燥机,氯化铵烘干设备,氯化铵振动流化床干燥设备的特点:
1、在流化床干燥设备内流体与固体颗粒充分混合,表面更新机会多,大大强化了两相间的传热和传质,因而床层内温度比较均匀。同时,具有很高的热容量系数(或体积传热系数),一般可达到8000-25000KJ/(m·h·℃)。生产能力大,至多每小时可干燥几百吨的物料。
2、流化床干燥设备与老式的箱式干燥设备或回转筒干燥设备相比,具有物料停留时间短、干燥速率大的优点;对于某些热敏性物料的干燥也较为合适。
3、设备简单、便于制造、维修方便、且易于设备放大。
4、物料在流化床干燥设备内的停留时间可按工艺生产要求进行调整。在产品含水量要求变化或原料含水量有波动时,均可适当调整。
5、在同一设备内,即可连续产生操作,又可进行间歇操作。
三、氯化铵干燥机,氯化铵烘干设备,氯化铵振动流化床干燥设备的使用条件:
1、对被干燥的物料,在颗粒度上有一定的限制,一般以大于30um、小于6mm较为合适。粒度太小易被气流夹带,粒度太大不宜硫化。
2、若几种物料混合在一起进行流化床干燥,则要求几种物料的相对密度要接近。否则,相对密度小的颗粒较相对密度大的颗粒易被气流夹带,同时也会影响它们的干燥度。
3、含水量过高且易粘结成团的物料,一般不适用。
4、易结壁和结块的物料,在硫化干燥中易产生设备结壁和堵床现象。
5、流化床干燥设备床内的物料纵向返混激烈。对单极连续干燥,因物料在设备内停留时间不均匀,会使产品干湿不均匀而被排出。
6、对产品要求外表美观的物料不宜采用。对于贵重和有毒的物料,要慎重考虑完善的回收装置。
四、氯化铵干燥机,氯化铵烘干设备,氯化铵振动流化床干燥设备安装:
1、设备按厂房及工艺条件定位后,应预先将振动流化床及风机、旋风分离器等的预埋板、基础、预留孔等工作做好,地面须平整,基础等须保证主机运行的平稳性、牢固性;
2、采用软管(可用帆布自制)将进、出风口分别与进、出风管接通;
3、将两台振动电机按一定角度并联安装,并采用同一只倒、顺开关控制;
4、打开振动电机两头偏心块护罩,接通电源电动电机,观察两台电机转向;
5、 、认真地检查各紧固件是否松动;
6、开机空载运转二十分钟,观察设备运行是否平稳,有无异常振动或噪音;并测试振动电机各相电流是否平衡,电机温升是否在允许范围(详见振动电机说明书)。
五、氯化铵干燥机,氯化铵烘干设备,氯化铵振动流化床干燥设备调整:
1、振幅的调整
主要是改变两台振动电机偏心块夹角,具体详见振动电机说明书,调整后两振动电机四对偏心块夹角应一致,允差为±0.2格;
2、振动方向角的调整:
改变振动电机安装方向角,可改变物料振动方向角,达到改变物料运动状态和运行速度(物料停留时间)的目的。本系列机组安装方向角调整范围为15°~60°,水份较大或粘性较强物料宜选用较小安装方向角;轻质或易碎物料宜采用较大安装方向角。(两台振动电机的安装方向角必须一致,允差为±1°)